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新民說 漢語法學論綱 許章潤 著
中国法学在全球化过程中应对竞争和挑战的激烈之作
ISBN: 9787549560042

出版時間:2014-12-01

定  價:45.00

責  編:赵金
所屬板塊: 社科学术出版

圖書分類: 法律

讀者對象: 大众、法学研究者

上架建議: 法律•历史•思想
裝幀: 精装

開本: 32

字數: 290 (千字)

頁數: 416
紙質書購買: 當當
圖書簡介

《漢語法學論綱》一書,從中國文化命意的深度和高度,懷揣著家國情懷的現實和憂思,以學術的敏銳和嚴謹,挖掘了中國古代傳統法律文明背后的價值思想脈絡及其與現代法學的轉軌對接途徑。其中,“漢語法學論綱——關于中國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識學、價值論和風格美學”一文,計12萬字,全文發表在《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14年第5期,在1949年后的學術期刊界一次性發表的長文中尚屬首例。具體說來,該書所謂“漢語法學”,以漢語作為表意工具,于中國歷史的觀照下,將中國人生和中國社會的法律生活當作基本對象,而將中國文明的人文憂思與價值關懷擁納入懷,意在講述一個民族文明轉型和立國進程的法律史敘事,構成了它的政治立國的意義指南,也是賦予近代中國“立國、立憲、立教和立人”四位一體的政治建國進程以制度肉身的法意資源。經此作業,本書著意于現代中國政道與治道的法理表達,期期于探究一種基于深切歷史感的華夏邦國政治,從而,為奠立現代中國文明的法制體系提供倫理—政治意識。

作者簡介

許章潤 法理學者,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代表性作品主要有《說法•活法•立法——關于法律之為一種人世生活方式及其意義》《法學家的智慧——關于法律的知識品格與人文類型》等,主編《漢語法學文叢》《西方法哲學文庫》和《法意叢刊》等叢書,另有散文集《坐待天明》《六事集》。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漢語法學論綱:關于中國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識學、價值論和風格美學

第一節 源流

第二節 命意

第三節 學理內涵與文明品格

第四節 條件與特征

第五節 基本進路

第六節 知識、文化與政治

第二章 法學歷史主義論綱:命題、理論與抱負

第一節 歷史主義與歷史法學

第二節 法律的歷史性

第三節 歷史認識與法學認識

第四節 邦國政治與歷史情懷

第三章 轉型時段的歷史意識:關于歷史法學及其中國情形的發生論說明,并以德國近代歷史作為比較個案

第一節 轉型時段歷史必然登場

第二節 現代漢語法學的歷史法學品格

第三節 法學原本就是歷史法學

第四節 法律的歷史意識與政治意識

第五節 漢語法學需要進一步運用和占有歷史解釋

附 錄 繼斯文為己任:2010年12月,就“漢語法學文叢”等接受《南風窗》記者靈子的專訪

參考文獻

索引

序言/前言/后記

導言

建設中國文明的法律智慧

   導言:建設中國文明的法律智慧導言建設中國文明的法律智慧本書概分三章,分別探索漢語法學的源流演變、學理內涵和文明品格,闡釋法學歷史主義的義理脈絡和命題抱負,考察漢語法學置身轉型時段的歷史意識與政治意識。合其旨趣,不外乎立足當下,循沿中國文明的理路,于開放和比較的格局中,發掘理述中國文明的法律智慧。如此作業,踐履一種歷史主義進路,秉持中國身份和中國文明立場,一以闡揚提澌中國文明法律智慧的人道意義為職志。

但凡成熟的文明體系,均擁有自洽的法律文明。羅馬法律體系和古典中國禮法一體的法律文明,源于各自的文明母體,允為典范。單就吾國傳統而言,則中華法系和漢語法學,分屬規范世界和意義世界,濫觴自赤縣神州的生活世界,映照著此方水土的人生和人心,在料理人世生活中編織了人間秩序,而于億萬斯年中照拂著這個叫作華夏中國的家國天下。其意其義,就古典中國的法意精神來看,則親親而尊尊的宗法倫理、奉天敬德的正義法精神、追求實質公正的實用理性、崇古法圣的歷史主義氣質、推究于名實之際的邏輯思維和刑名律學的修辭藝術等等,輾轉推陳,可堪提攜。進而言之,其以華夏子民的起居生息為憑,承載著數千載文教風華,蔚為普世性法理智慧,實在不當菲薄。其中,“奉天敬德,崇古法圣”,將家國天下聯為一體,于俗世和神圣兩端絕地通天,而又森然有別,反映了一種基于歷史主義的超越性運思方式,也是一種道德理想主義的政治判斷價值標準,堪為精華,無舊無新,恒舊恒新。值此接引西方法意超逾一個半世紀,而新型法制和法意基本落定之際,回瞰古典中國文明的法律智慧,條陳其近代百年的更張嬗變,則其體用猶存,理脈連通,生機油然,尤當矚目,而亟需吾儕接應反思者也。

職是之故,本書一大主題就在說明,一切現實的法權安排實際上都不過是表現為當下的歷史存在。在時間之維中探索法律的精神成長過程,包括它的道德成長,其所致力的是歷史存在的當下省思和有關法律未來的文化觀察,從而,其于揭示法律的歷史理性之際,本身亦成為一種歷史理性。進而,觀察人世生活攘讓因果的歷史理性,梳理歷史視野中邦國法律之治的道德稟性和政治使命,其所申說的是一種法律正義,而旨在追究曾經有與可能有的政治正義。舍卻法律正義和政治正義,則自然正義和社會正義將失去依托,人世勢必一團漆黑,人間無異于匪幫。由此,講述一個民族文明轉型和立國進程的法律史敘事,構成了它的政治立國的意義指南,也是賦予近代中國“立國、立憲、立教和立人”四位一體的政治建國進程以制度肉身的法意資源。

經此作業,本書著意于現代中國政道與治道的法理表達,期期于探究一種基于深切歷史感的華夏邦國政治,從而,為奠立現代中國文明的法制體系提供倫理—政治意識。這是本書的又一主題,也是全書各章均所涉及的根本指歸。其間頭緒紛繁,漢語法學和法學歷史主義得能再三申說的一點就是:俗世的權力和立法,與超越的天道天理恒有差別,立基于歷史文化傳統的法治體系具有高蹈于現實政治勢力的權威性。換言之,實在之法與自然之法的二元格局暨后者的至尊至上,法律與法度的差等,法律必須符合法度方始合法,而法度存在于天道天理,以及俗世的立法和立法者永遠不能僭替天道天理的上位性等等,均為中國文明折沖調處其間的重要原則,而為漢語法意之重要學思。由此,本書對于中國文明深蘊于歷史本體之中的道德本體、一種展現為道德本體的歷史本體,以及體現于世道人心之中的深切的歷史感和莊敬倫理,及其所予法意之深重影響,多所追究,再三致意。

順此而下,抱持人類歷史必定是一個趨向善好展開的無限自我啟蒙進程的光明心態,表達的是對于人世善好的積極期待,洋溢著對于人性和人心的堅定信心,構成了貫穿本書各章的另一主題。在此,一切法意,思之所向,情之所寄,志之所在,旨在造就一個正派社會和良善人生。畢竟,我們的父兄存活于此世,我們自己此時此刻存身于此際,我們的子孫萬代還將輾轉于此世此際,則這一方水土,一種家國天下的廓然大觀,不僅是法意運思的語境和背景,而且是法意與人意的致思對象,是且必將是一切法理的永恒主題。正是在此,“家國天下”,一個偉大的漢語修辭,表述的是一種浩遠理想和道德熱情,不僅昭顯了普天之下的人道胸懷和包容精神,而且,其為一種政治意識、世界藍圖和文明憧憬,表達了一種廓然大觀的世界主義和世界精神。其善好良治,其德勤績能,更且成為法意的道義寄托與政治評價。遠瞰地中海文明和大西洋文明時代的歐西立國進程,近觀吾國百年滄桑,放眼東亞拉美后發諸國的流轉顛沛,可以拈出而斷言者,沒有國家理性武裝的邦國,未免流于淺薄浮泛,注定國祚短暫,乃至于“落后就要挨打”。但是,若無公民理性和優良政體撐持,則邦國可能富裕,也許強盛,但未必宜居。換言之,人間無人煙,人世無人世性,等于“洞穴”。因而,只有承載于優良政體的國家及其國家理性,才能獲秉偉大的道德尊嚴,而為我們締造一方愜意水土?!凹覈煜隆边@一博大而澎湃之境,優良政體撐持其間,美好社會與愜意人生方始有望實現其間。本書無論理述漢語法學還是法學歷史主義,抑或梳理轉型時段的歷史意識與政治意識,縈念莫不在此,而學思亦本于此。

此外,有意識地提煉和運用漢語思維及其表達方式,亦為本書的私心深愿所在?!罢Z文作育”,即運用此種語言思考、創作和交往,以凝練和深化此種法意語義體系的表意功能,提升此種法律文明的境界,致廣大而盡精微,就是在提煉、抽繹、涵育和拓展民族生活的意義空間,充實特定文明實體的精神含量,提澌其品質,開闊其境界與格局。尤為重要的是,經此歷練,潛詠于一種法意世界,而突破人身和制度肉身桎梏,另行拓展一方空靈,其實是在為生活世界找尋遮風避雨的可能時空。因而,筆者不避愚拙,殫精竭慮,嘗試漢語法學學術書寫的表意特征和表意能力,以及現代漢語法學應當與可能具有的風格美學。中國文明歷經百年歐風美雨,有如煉獄,終于“古今中西”之大變局中煥然轉身,正需以精準雅致的漢語表述承接思想成果,凝練法意學思,而啟迪百代風華矣!

附錄一篇,講述自家心事,理述一己學思,論述接應的則是吾國吾族的百年心思與心史。如其標題所示,“繼斯文為己任”,則一卷在手,奉諸同好,知罪由人,好不樂哉!而考論其背景,觀瞻其格局,掂量其抱負,要亦不外乎家國天下之興亡盛衰,吾儕常人居家過日子之存亡安危。如此這般,則一卷在手,奉諸同好,能不唯勤唯謹,戒慎戒懼,乃至于戰戰兢兢。仰觀河漢,吾身有限,此生有盡,秋風動,心事浩茫連廣宇矣!

名家推薦

各方評論

中國政法大學舒國瀅教授:《漢語法學論綱》是中國法學在全球化過程中應對競爭和挑戰的激烈之作。

清華大學江山教授:《漢語法學論綱》為法學界開了個很好的頭,并從歷史法學沿革的解讀進一步梳理了“道”的演變及其與法律的關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全喜教授:《漢語法學論綱》是基于中國當代或者近百年思想、中西文明交匯的一本憂思之作。

西南政法大學董彥斌教授:《漢語法學論綱》是中國版的歷史法學的緒論,是跟大傳統相聯系的法理學,是中國版的新自然法學的起點。

編輯推薦

1、《漢語法學論綱》開篇“漢語法學論綱——關于中國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識學、價值論和風格美學”一文,計12萬字,全文發表在《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14年第5期,在1949年后的學術期刊界一次性發表的長文中尚屬首例。

2、許章潤此書行文亦不改 “半文半白”之風,時而端莊雋永,時而灑脫詼諧,且真有點“梁任公的味道,筆尖常帶情感”,一邊闡發漢語法學的價值思想體系,一邊仍不忘嬉笑怒罵,暢抒憂國憂民之思。

3、現在學術界都忙著與國際接軌,許章潤則執意從中國本土的歷史資源中挖掘闡發法學背后的價值思想體系,從中國文化的高度構建頗具特點的漢語法學體系。此舉不可謂不“頑固”,然而,正因為他的固守陣地,漢語法學理論才得以在一片歡呼聲中異軍突起,獨領風騷。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1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

女人高潮免费视频,中文字幕高潮激烈,国产亚洲日韩精品超碰,国产成人精品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