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新民說 法律何為——梁治平自選集 梁治平 著
梁治平迄今最全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ISBN: 9787549527229

出版時間:2013-01-01

定  價:45.00

責  編:徐婷
所屬板塊: 社科学术出版

圖書分類: 法律

讀者對象: 大众

裝幀: 精装

開本: 32

字數: 357 (千字)

頁數: 472
紙質書購買: 當當
圖書簡介

本書由梁治平將其近三十年學術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編為自選集。書分為兩卷:《法律何為》與《法律史的視界》,一卷側重于當下的法律與社會,另一卷偏重于法的歷史和理論?!斗珊螢椤肥珍浀亩嗥恼乱浴胺ㄖ巍睘橹骶€,從一個法律文化學者的視角觀察法律對社會生活諸多領域的滲透及其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作用的改變,對中國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種種法律現象及制度問題作出了多方面考察與研究,不僅闡發了現實行為、事件和制度的內在關聯,同時對法治在當代中國的含義和意義,它與中國社會的內在關聯,以及它所面臨的問題和前景提出了深刻的反思:真正有意義的問題并不是中國有沒有法律,而是名之為法律的那套規則、程序、制度和實踐,在現實中如何呈現并且發揮作用?法律如何被認識和界定?它們是怎樣制定出來的?又是如何被運用的?法律對社會有何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什么樣的功效?它在行為人心中引起什么樣的想象和反響?在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遷和政治演進過程中又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簡言之,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經驗里,法律何為?在中國法治化建設的進程中,法律人何為?

作者簡介

梁治平(1959年-):中國著名法學家,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法律與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學術興趣主要在法哲學、法律史、比較法律文化等方面。倡導跨學科研究,注重方法論,置法律現象于更廣闊的歷史、社會和文化背景中來理解,致力于開拓新的研究空間和話語空間;既關注社會問題,又不放棄學術立場,竭力倡行、張揚和實踐理性原則,力圖促成全社會理性精神的健康成長;堅持思想自由與學術獨立,并視之為保持知識分子獨立人格的基本原則。曾在《讀書》、《中國社會科學》、《瞭望》、《東方》、《中國文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中國書評》、《學術思想評論》、《南方周末》等書刊雜志發表學術論文及文章多篇。出版學術論著、譯著多部,其中代表作包括《法辨》、《法意與人情》、《法律的文化解釋》、《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書齋與社會之間》、《在邊緣處思考》等。

圖書目錄

目錄

自序

轉型時期的法律與社會公正

鄉土社會中的法律與秩序

法治:社會轉型時期的制度建構

——對中國法律現代化運動的一個內在觀察

“民間”,“民間社會”和Civil Society

——Civil Society概念再檢討

申冤與維權

——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建構法治秩序

被收容者之死

——當代中國身份政治的困境與出路

名譽權與言論自由:宣科案中的是非與輕重

立法何為?

——對《勞動合同法》的幾點觀察

在中國,法律是什么?

關于“進步”觀念的幾點思考

規范化與本土化:當代中國社會科學發展面臨的雙重挑戰

法治進程中的知識轉變

“一國兩制”與中國的憲政制度建設

誰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特色的法治:是什么,為什么,以及如何可能?

再續傳統,重拾法的公共性

——以中國當代公益法運動的興起為例

走出“名義法治”的困境

答法學院同學20問

大學、學人與學科

——對“外國法制史”學科發展的幾點思考

整體法學與具有規范和證成意義的歷史

——《法律與宗教》增訂版譯者前言

《法治十年觀察》自序

學術簡述(代跋)

致謝

序言/前言/后記

自序

編自選集,在我,這是第二次了。前一次是在1995年,那時,我的文字生涯,由初次在《讀書》發表文章起算,將將十年,到現在,則將近三十年了。與之前的十年相比,過去這十七年,除了“馬齒徒增”之外,發表文字的數量遞減也是顯見的,而這后面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寫字的人沒以前那么勤奮了。至于其他方面,可以說,變化不大。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做法,……現在還發現,編自選集時遇到的問題,要說的話,也都差不多。

翻看十七年前的舊序,覺得要交待的事情,那里都講清楚了。比如關于揀選文章的原則,技術上的難點,應對的辦法,等等。在這些方面,這個自選集并無新意,只不過,積累的文字多了,內容也更形豐富,書即分為兩卷,一卷偏重于法的歷史和理論,另一卷側重于當下的法律與社會。內容上作這樣的安排,并不一定表明有所謂研究上的轉向,不過,比較前后兩部自選集的目錄,尤其是新加入文章的內容,還是可以看出某些變化之跡。只是,此種變化出于自然,而非出于計劃,這也意味著,這種變化,好也罷,不好也罷,并無深意,更沒有預示著何種——如一些可敬的讀者經常以為和期待的那樣——驚人之舉。

與一般編纂文集不同,編自選集就好比作人生總結,不但要交代以往都做了什么,而且隱含自我評價之意。坦白講,我向來不擅此道,而且認為,這就像時下的博士答辯,一律被要求自陳其“獨特貢獻”,根本是不當之事。所以,逢到年終考評,填報表格,我所做的,除去羅列事實,如已經完成和正在進行之事,不復多言。不過,最近一次卻是例外。這一次,涉及某部門管理系統的專家數據庫,被要求填寫的表格備極繁瑣,令人不勝其煩。最后一項 ,“主要業務成就”,尤為可恨。我一向拒絕命題作文,更不用說這樣的題目。想一句話對付過去,又發現其下特別注明“不得少于500字”云云。管理者出此規定,是因為對此等逃避行為早有預見?轉念一想,既如此,何不依其要求,做一篇新式八股?念動之間,煩擾即去,遂“欣然命筆”,擬成五百言:

主要從事法律史及法律社會學等領域之研究,著作八、九種,文章數十篇,主編法學類叢書兩種,編輯社科類書刊一種,組織學術活動逾百;曾游學歐美,講學港臺,足跡至于海外,略為人知。

以讀書為樂,以學術為業,研究涉乎古今,比較及于中西,惟古文不精,西文欠通,學術礙難專精。雖然,每著一書,每撰一文,必苦心孤詣,力求發人所未發。立言不求傳世,但求無愧己心,不負讀者。

嘗追隨法儒孟德斯鳩,以文化闡釋法律,以法律闡釋文化,創為法律之文化解釋。自法學出,然素尚史學之視界廣博,哲學之分析精微,群學之方法貫通,尤喜人類學之觀察細致,反思深刻。治學不拘一格,凡有用之材料,可行之方法,盡皆援用,而少受制于學科界分;重意義世界、俗民生活、自生秩序;運思在史學與哲學之間;慣以解釋立場,求理解之可能。

學重說理,文尚簡約。善傾聽,不因人廢言,唯公是聽,唯理是從。不變于己,無改于人。有所為,有所不為。行事在可為可不為之間。無意于事功,尤不以改造世界為務。入學界數十載,先執教鞭于大學,后專著述于研究院,以發表之文字計,年不過數萬言,若以申領課題之數量論,則一無可陳。惟平生所為,率皆無違乎己心,故亦足自滿也。

所謂自滿,當然不是指“業務成就”。要講“業務”,我可以呈上這兩卷小書,至于它們能否稱得上“成就”,或者,可以算是何種“成就”,那只能由讀者去檢驗和判定了。

治平

2012年7月19日

西山忘言廬

編輯推薦

以文化闡釋法律,以法律闡釋文化,創法律之文化解釋。語言清晰精準,見解深刻獨到,論證鞭辟入里,深具學術意識與現實關懷,既是梁治平先生學術生涯的里程碑,又是近三十年中國社會轉型與法治變革的見證者。

精彩預覽

在觀察當代中國社會頻發的群體性事件時,有學者敏銳地注意到,一般中國民眾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并不是西方人熟悉的權利意識,而是所謂規則意識。 的確,我們不能說,家長式威權體制在中國缺乏社會學的基礎,福利化的權利觀——盡管這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表達——不為民眾所接受。就以維權為例。

維權是近年來最普遍也最具建設性的抗爭形式。我在其他地方曾經講到,維權現象的普遍出現,意味著中國的法治進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以往,中國的法治運動主要自上推動,是在上者改造社會、教導民眾的手段,其動力為單向的。由此造成了法律與社會生活的脫節和與普通民眾的隔膜。如今,因為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結構的改變,以及人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改變,普通民眾的利益訴求開始同法律發生密切的關聯,中國的法治運動也因此而獲得了新的意義和持久的動力。民眾的參與打破了在上者對法律的壟斷,同時拓展了法律的疆域,豐富了法律的內容,使法律成為社會中不同個人、群體和組織均可利用的競勝場所。法律活動正日益成為不同利益的表達方式,也成為社會互動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此而言,中國現在才開始進入到它的法治時代。

然而,正如本文已經指出的那樣,在一個家長式威權政法體制下,在一個以不斷違法為特征的改革、以普遍違法為常態的社會里,法律的權威很難建立,形式主義的法律觀也難以立足。維權運動的擴展固然有助于普及法律觀念,推動法律發展,讓法律更具力量,但這并不簡單意味著西方式法治理念的實現。比如,維權活動雖然常常以權利為號召,但未必是權利取向的,甚至也不是規則取向的。 實際上,對普通民眾來說,植根于傳統的“信”的觀念,恐怕比權利意識和規則意識更重要,也更具正當性。而且,維權活動范圍廣泛、界限模糊,并不以法律為旨歸,相反,法律往往只是可以運用的一種手段和資源,其可用性和重要性依行動者達致其目標的效用而定。 當然,不容否認、也不能忽視的是,維權活動能夠并且有時也確實包含了明確的權利訴求,這種情形在一些由社會精英介入和主導的維權活動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然而,無論是哪一種維權活動,當事人的訴求都未越出實證法的范圍,只是,任何認真對待權利和法律的態度和做法,都不符合家長式威權體制的政法原則。這也是為什么,在家長式的主政者眼中,維權律師總是扮演著危險而不受歡迎的角色,必須加意提防,必要時予以鎮壓。

關于[在中國]法律是什么的問題,上面的觀察和討論會把我們帶向哪里?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1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

女人高潮免费视频,中文字幕高潮激烈,国产亚洲日韩精品超碰,国产成人精品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