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特雷齊婭·莫拉的小說處女作。年輕男子亞伯?內馬精通十門語言,卻沉默、疏離,喪失對現實世界的掌控。他流亡異鄉,在德國社會邊緣的難民堆中生活,盡管遇見了各式各樣的人,他卻始終空洞,難覓人性。在現代歐洲多語言多文化的復雜環境下,亞伯代表了一個失去身份的個體在多元文化社會中的困惑與虛無,他的矛盾與自我封閉對于展現和理解現代人的精神狀態有著重要意義。本書在2005年獲得萊比錫書展獎,已被翻譯成16種語言。
(匈牙利)特雷齊婭·莫拉,1971年出生于匈牙利,作家、編劇、翻譯。曾獲畢希納文學獎、巴赫曼獎及德國圖書獎。著有《日日夜夜》、《大陸上的唯一男人》等。
賈苳,本名賀成偉,四川成都人,復旦大學德語文學碩士。
1.用“他人的語言”描述“他者”的故事:
作者莫拉出身匈牙利,卻用“他人的語言”德語描述了一個“他者”的故事:在書中的大部分時候,主人公亞伯·內馬不近人情,精神缺席,如同一個容器,僅為所有流經于他的人事物而存在,僅在互動中現身。作為一個精通十門語言的多語者,亞伯的“他性”在其緘默中再次被強調。舊時人們將無法交流的異邦人打為野蠻人,而亞伯正用他原始且野蠻的沉默抵抗這個多語言、多文化的混亂新時代。
2.“冒犯讀者”的風格試驗場:
無論在情節內容還是語言形式上,莫拉都蓄意引發了一次次錯亂,她在行文中加入混合語言、文字游戲、生僻的典故、晦澀的隱喻,而后模糊熟悉的文化背景、城市空間、語言意義,最后再撤除線性的時間序列和嚴密的邏輯結構。她挑釁般地為讀者打造了一個古怪神秘又值得玩味的文本迷宮,讓讀者親身體驗主人公亞伯·內馬的迷失。
3.日復一日的“戰爭”:
無根的主人公、無解的故事、無盡的日常,構成了莫拉的《日復一日》;頻繁的遷移、嫁接的文化、飄搖的身份,搭建了21世紀的戰場。除了現實的指涉,《日復一日》更多地描繪了一場與虛無的戰爭,它不由任何東西引爆,而是以一種不宣的方式,不知始終地持續下去。在這個戰爭常態化的時代,混亂與譫妄不僅僅是移民的經驗,還是我們所有人的困境。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1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