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是一門有門檻的學科嗎?抽象模型、數學分析、專有理論,似乎都足以將人拒之門外。經濟學也時常被詬病其語言故作艱深、形式枯燥難懂,它所呈現給世人的,似乎只能是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但我們對經濟學的了解只能止步于此嗎?不!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經濟學中看似抽象難懂的模型,
其實是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用來理解現實世界的最佳工具!
本書包含世界經濟發展進程中的豐富實例,講述了經濟學模型如何改善社會福利的故事。不僅如此,作者丹尼·羅德里克還指出:經濟學家是因為不夠聰明才需要數學的;經濟學并非要倡導單一宏大的敘事,而是要透過各種多樣化的小模型來理解世界。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打破經濟學無意建立的門檻,感受經濟學模型的獨特魅力。
(土耳其)丹尼·羅德里克(Dani Rodrik),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全球化、經濟增長與發展、政治經濟學。著有《貿易的真相:如何構建理性的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悖論》等。
導言 經濟學理論的利用與誤用 01
第一章 模型的用途 07
模型的多樣性 09
作為寓言的模型 14
作為實驗的模型 17
不符合現實的假設 20
數學與模型 24
簡單還是復雜 30
簡單性、實用性和真實性 35
第二章 經濟學建??茖W 37
澄清假說 38
當直覺誤導我們的時候 46
經濟科學的進步方式:不同時候用不同的模型 52
模型與經驗模型 59
模型、權威與等級 62
錯誤與“連錯都不算” 66
第三章 如何選擇模型 69
對增長戰略的診斷 72
模型選擇的一般原理 78
驗證關鍵假設 78
驗證機制 82
驗證直接含意 83
驗證附帶含意 90
再論外部有效性 92
第四章 模型與理論 95
價值與價值分配理論 98
商業周期和失業理論 105
作為解釋具體事件的理論 114
理論其實只是模型 119
第五章 當經濟學家犯錯時 121
忽略之錯:2008年金融危機 125
執著之錯:華盛頓共識 131
經濟學的心理學和社會學 137
權力與責任 142
第六章 經濟學及其批評 145
重新思考常見的批評 146
價值觀問題 152
欠缺多樣性 161
雄心與謙遜 170
跋 二十誡 175
經濟學家十誡 175
非經濟學家十誡 176
導言 經濟學理論的利用與誤用
1944年7月,44個國家的代表在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開會,構建戰后國際經濟秩序。在三周后離開時,他們已設計了一套將維持三十多年的全球體系的憲章。這套體系是兩位經濟學家智慧的產物:英國經濟學巨擘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和美國財政部官員哈里·德克斯特·懷特(Harry Dexter White)。
凱恩斯和懷特在很多問題上都有分歧,尤其是在涉及國家利益的時候,但他們有一種共同的、由兩次大戰期間的歷史所塑造的思維模式。他們的目標是避免金本位制末期的動蕩與大蕭條。他們都認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固定匯率制(但一定情況下可以調整);國際貿易而非資本流動的自由化;各國貨幣與財政政策發揮更大的作用;通過兩個新國際機構加強國際合作,這兩個機構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即后來的世界銀行)。
事實證明,凱恩斯和懷特設計的機制非常成功。無論對發達市場經濟體,還是對后來逐漸獨立的許多國家而言,它都開啟了一個史無前例的經濟增長與穩定的時代。最終在20世紀70年代,投機性資本流動的滋長破壞了這個體系,對此凱恩斯早有警告。但它一直是全球機制設計的典范。每當世界經濟動蕩時,改革者的動員口號都是“建立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1952年,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威廉·維克里建議紐約市地鐵采取一套新的計價系統。他提議,在高峰時間和客流量多的路段提高交通費,在其他時間、其他路段降低交通費。這套“擁堵定價”系統不過是把經濟學的供求定律應用于公共交通領域。差別定價將使時間需求更靈活的旅客有動力避開高峰時段。這將使客流量逐漸變得均衡化,既降低地鐵系統的壓力,又實現更大的總客流量。維克里后來還為公路和汽車交通建議了一套類似的收費體系。但是當時很多人認為他的想法不切實際、無法實行。
后來新加坡首先把擁堵定價理論付諸實踐。從1975年開始,進入市中心商業區的司機需要交費。1998年一套電子收費體系將其取代。新體系可以根據不同司機在道路網內的平均行駛速度,對其征收不同的費率。所有記錄都顯示,這套體系緩解了交通擁堵,提高了公共交通設施的利用率,降低了碳排放,而且為新加坡政府創造了可觀的財政收入。其成功引來倫敦、米蘭、斯德哥爾摩等大城市效仿,在實施中各有一些具體的改良。
1997年,在祖國墨西哥擔任助理財政部長的波士頓大學經濟學教授圣地亞哥·萊維(Santiago Levy),試圖改變墨西哥政府的減貧思路。當時的減貧項目主要是以食品補貼的形式補助窮人。萊維認為這些項目效率低、效果差。經濟學的一個核心信條是,對于窮人的福利而言,直接的現金補貼要比特定消費品補助更有效。此外,萊維還覺得,他能利用現金補貼作為杠桿,提升窮人的健康和教育水平,比如,通過向母親提供現金,要求她們確保子女入學、得到醫療服務。用經濟學家的行話來說,這樣的項目能給予母親激勵機制,促使其投資于子女的未來。
Progresa(后相繼改稱為Oportunidades和Prospera)是發展中國家實行的第一個大型的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CCT)項目。除了這套準備漸進推行的項目之外,萊維還設計了一套巧妙的執行方案,可對該項目有效與否進行精準評估。該項目只是基于簡單的經濟學原理,但它使決策者思考減貧項目的方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隨著積極效果的顯現,該項目成為其他國家的范本。巴西和智利等十幾個拉美國家最終都發起了類似項目。甚至紐約市也在邁克爾·布隆伯格市長主持下,啟動了一項試驗性的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減貧項目。
以上是三種經濟學思想在三個不同領域的應用,分別是世界經濟、城市交通和減貧計劃。在每個案例中,經濟學家都通過把簡單的經濟學分析框架應用于公共問題,重塑了世界的一部分。這些案例呈現了經濟學的最佳效果。此外還有很多例子:運用博弈論設計通信頻段的拍賣體系;幫助醫療界分配住院醫師的市場設計模型;支持競爭與反壟斷政策的產業組織模型;近年來宏觀經濟學理論的發展使世界各國央行廣泛接受了通脹目標制。1當經濟學家得出正確的理論時,世界也變得更美好。
但是,正如本書的很多例子將要表明的,經濟學家也經常失敗。我寫作本書的目的,是試圖解釋,為什么經濟學有時做得對,有時做得不對?!澳P汀薄洕鷮W家用于理解世界的通常是數學化的抽象分析框架,是本書論述的核心。模型既是經濟學的力量所在,也是它的“阿喀琉斯之踵”。正是模型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科學,雖然不是量子物理或分子生物學意義上的科學,但依然是一門科學。
經濟學包含各種模型,而不是單一的特定模型。經濟學通過擴大模型的數量、提高模型與現實世界的擬合程度而不斷進步。因為人類社會的靈活性,經濟學模型必須是多樣化的。不同的社會條件需要不同的模型。經濟學家永遠不可能發現普適的通用模型。
但是,部分由于經濟學家把自然科學當作榜樣,他們有誤用模型的傾向。他們常常會把某個模型誤解為在任何條件下皆適用的唯一模型。經濟學家必須克服這種傾向。他們必須根據條件變化、根據關注對象的變化而謹慎選擇模型。他們需要學習如何更自如地在不同模型之間轉換。
本書既贊賞也批評經濟學。我為經濟學的核心辯護是:經濟學模型在知識創造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我批評經濟學家在實踐中常犯的方式性錯誤,即他們對模型的誤用。我提出的觀點并不是經濟學家的普遍看法。我懷疑很多經濟學家不同意我對經濟學的批評,尤其是我對經濟學學科性質的看法。
在與許多非經濟學家及其他社會科學研究者交流時,我常常困惑于外界對經濟學的看法。很多抱怨司空見慣:經濟學是簡單化和與世隔絕的;它提出普適性斷言,忽視了文化、歷史及其他背景條件的作用;它將市場這個抽象概念視為現實;它充滿了潛在的價值判斷;它未能解釋和預測經濟的發展狀況。這些批評中的每一項,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未能認識到經濟學其實是多種模型的結合體,這些模型沒有特定的意識形態傾向,也不導向固定的結論。但是,當經濟學家未能在自己的職業中展現這種多樣性的時候,他們當然就要自負其責。
從一開始就要澄清的另一點是,人們已經開始在兩種意義上使用“經濟學”一詞。一種定義基于具體研究領域。按照這種定義,經濟學是研究經濟如何運行的社會科學。第二種定義是基于方法:經濟學是一種運用特定工具研究社會科學的方式。根據這一定義,經濟學的特征是形式化的建模與統計分析,而不是與經濟有關的具體的假說或理論。因此,經濟學方法可應用于經濟之外的方方面面,從家庭內部決策到政治制度方面的問題。
我主要在第二種意義上使用“經濟學”一詞。我對模型的好處及其錯誤應用的所有論述,都同樣適用于以模型方式開展的政治學、社會學或法學研究。目前公共討論中的一個趨勢是,只把這些方法與所謂的“魔鬼經濟學”(Freakonomics)聯系起來。由經濟學家史蒂芬·列維特普及的這種思維,已被用于解釋各種社會現象,從相撲選手的比賽,到公立學校教師的欺詐行為,都運用謹慎的經驗分析和以激勵機制為基礎的推理。一些批評者認為,這種做法讓經濟學瑣碎化,只關注經濟學方法的世俗、日常應用,而回避了經濟領域的重大問題:市場何時有效、何時失靈,推動經濟增長的因素是什么,充分就業與物價穩定如何協調,等等。
在本書中,我只集中于這些更為重大的問題,說明經濟學模型如何幫助我們理解這些問題。我們不能期待經濟學提供普適性解釋或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藥方。社會生活的可能性太豐富,不能用固定化的框架來解釋。但每個經濟學模型都像一份小地圖,顯示部分山川河谷。放在一起,經濟學家的模型就是我們認識無窮無盡的社會經驗山川河谷的最佳指南。
一位世界上真正杰出的經濟學家寫的這本書,道出了作為經濟學家的意義,寫得引人入勝、極盡詳細。它既解釋了經濟學家為什么且在什么時候經常做對,也說明了他們為什么常常誤入歧途。
——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看到了如洪水般的經濟學暢銷書。它們中的許多旨在取悅讀者、贊美經濟學。我還沒有遇到另一本與《經濟學好實用》一樣讀起來令人愉悅的書,與此同時,它批判性地審視了經濟學的方法論。這本書不僅呈現了作者的學識,還有他極佳的文筆。
——阿里爾·魯賓斯坦(Ariel Rubinstein),著名博弈論經濟學家
最好的經濟學家成就最好的方法論者,而丹尼·羅德里克則二者兼具。他的《經濟學好實用》是給該學科領域之外的人解釋經濟學的優勢與不足的最佳著作。
——泰勒·科恩(Tyler Cowen),喬治·梅森大學教授
1. 一本經濟學的祛魅之書。經濟學與我們因其專有理論而產生距離。但別怕,數學和模型并非洪水猛獸。這本書要告訴你,模型可以是生動的寓言故事,而數學也只是經濟學家不夠聰明才需要的工具。
2. 呈現經濟學模型的鮮活樣貌?!皩W了經濟學模型有什么用?”許多學生臨近畢業都難以回答這個問題。課本教會你如何在虛構的假設條件下運用特定模型解答問題,而這本書則要向你展示,在剝離了假設、充滿著變化的現實世界,模型如何為世界經濟發展創造真正福利。
3. 消弭學科間的潛在誤會。社科領域存在著對經濟學高度依賴計量與模型,忽視文化與歷史的批評。而本書作者想以謙遜的姿態、辯證的視角向非經濟學家傳遞:經濟學的優勢即在于其紛繁復雜的分析框架。經濟學模型是多樣的,模型對許多現實的忽略恰好是其價值所在。
4. 主打一個輕松有趣,但又不失其硬核本質!經濟理論可以是嚴肅的,經濟學模型可以是難懂的,但這本書拒絕這樣的風格!本書以造型可愛、色彩鮮明的“樂高模型”封面呈現了9種經濟學模型,并隨機附贈4款“模型使用指南”書簽之一。揭開它的可愛外衣,你會發現經濟學模型真的很有用!
經濟學家設計模型來反映社會交往的顯著特征。這樣的交往通常發生在商品和服務市場。經濟學家傾向于對市場做相當寬泛的理解。買家和賣家可以是個人、企業或其他集體組織。幾乎任何東西都可成為商品和服務,包括政治職位、地位等不存在市場價格的東西。市場可以是本地市場、地區市場、全國市場或國際市場。市場可以是有形的,如集市;也可以是虛擬的,如遠程商務。經濟學家通常關注市場的運行情況:市場是不是有效利用了資源;市場能不能改進,如何改進;交易收益是如何分配的。不過,經濟學家也會用模型來說明其他機制的運行情況,如學校、工會、政府等。
然而,究竟什么是經濟模型呢?最便捷的解釋是,模型是對事物的簡單化,通過剔除干擾因素,來表現某種具體機制如何運行。模型集中分析特殊原因,研究這些原因如何在某個體系中產生效果。建模者構建一個虛擬的世界,揭示整體的不同部分之間某些類型的聯系,這些聯系是你在看這個無比復雜的現實世界時難以覺察的。經濟學中的模型與醫生、建筑師使用的物理模型沒有區別。你在醫生辦公室看到的呼吸系統的塑料模型,就只顯示肺的細節,而忽略身體的其他部位。建筑師可能造一個模型來反映某棟房屋周邊的地貌,或顯示屋內布局。經濟學家的模型與此類似,只不過不是物理的,而是用語言和數學來象征性地表現的。
經濟學最常用的模型是供求模型,這是每個經濟學初學者都熟悉的。它表現為一條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和一條向上傾斜的供給曲線的交叉,兩個坐標軸代表價格和數量。供求關系圖和兩條交叉的曲線,似乎最早出現在1838年法國經濟學家古諾的一本書里。古諾今天更多以對雙寡頭壟斷的研究而為人所知,而供求曲線通常被歸功于1890年阿爾弗雷德·馬歇爾所著的流行教科書。它所代表的虛擬世界是經濟學家所說的“完全競爭市場”,其中有大量的消費者和生產者,都追求各自的經濟利益,沒人有能力影響市場價格。這個模型忽略了很多因素:人可能有物質動機之外的動機;情緒或者錯誤的認知慣性可能遮蔽理性;有些生產者的行為可能是壟斷性的,等等。但是,它的確能說明現實市場經濟的一些簡單的運行原理。
(節選自第一章:模型的用途)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1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